杨时文化已有二项被列入市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时文化已有二项被列入市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杨时祭祀习俗:

1,三明市第五批非遗项目:《三明市人民政府  明政文(2018)54号》文件。申报单位:将乐县文化馆

2,《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2019年3月6日)闽政(2019)3号》

申报单位:将乐县文化馆   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时祭祀习俗”简介:

杨时(1053-1135)字中立,宋南剑州将乐县人。他世居将乐县城北郊龟山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优秀的政治家和伟大的教育家。

杨时祭祀习俗始于南宋时期。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廿四日辰时,杨时病逝,享年82岁。十月廿三日,葬于将乐水南乌石山腰。据明弘治十八年版《将乐县志》记载,宋咸淳三年(1267年),礼部尚书冯梦得向度宗皇帝奏请立龟山书院,度宗皇帝准奏。御笔赐“龟山书院”匾额,下诏郡县(将乐) “拨田养士,优其后,春秋致祭焉”。明成化元年(1465年),宪宗皇帝下旨,敕延平府在龙山建“道南祠”,祭祀杨时,以罗从彦、李侗配享。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神宗皇帝下旨,敕将乐县令拨田55亩5分(后增至123亩),作为供祀杨时的祭田,另拨30亩田作为学宫每年春秋祭祀杨时费用的来源。清代之后,祭祀已呈多元化,有书院祭、学宫祭、龟山祠祭、龟山墓祭等,清代《将乐县志》“礼仪篇”中,详细记载了龟山祠祭祝文和龟山墓祭祝文。据有关文献记载,每年的春秋两季,散布于省内外的杨时后裔,带着族谱,挑着供品,长途跋涉,聚集墓前,徐徐进祭,场面甚为壮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杨时祭祀活动更加活跃。民间祭祀一般为清明时节举行。1993年之后,出现官方与各类协会团体共办的祭祀活动。1993年将乐县人民政府与有关团体主办了“中国福建•将乐纪念杨时诞辰94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学者及杨时后裔代表共197人,参加了祭祀杨时活动。2008年明溪县举办海峡两岸纪念杨时诞辰955周年纪念活动。2013年将乐县举办纪念杨时诞辰960周年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美国、大陆16个省市及台湾(200多人)的杨时后裔、杨氏宗亲代表一千多人齐聚将乐,参加学术论坛、祭祀杨时大典等活动。杨英昌将军、世界杨氏联谊会会长杨功德带领杨氏宗亲,上午在龟山陵园参加祭祀,下午前往蛟湖杨氏宗祠祭祀。宋以来的祭祀杨时活动,传承和弘扬了杨时“诚学穷理、尊师重教、爱国怀乡、清廉为民、忠诚坦荡、干净担当”的精神,传播了儒学思想,对于延续中华文脉,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推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杨时(1053-1135)字中立,宋南剑州将乐县人。他世居将乐县城北郊龟山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优秀的政治家和伟大的教育家。“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教育史上,孔子和朱子是一脉相承的两座高峰。而宋代大儒杨时上承孔孟和“二程”儒学之正脉,下开闽脉,是连接这两座高峰的桥梁,为闽学及其思想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被后人尊称为 “程氏正宗”、“闽学鼻祖”、“道南第一人”。他的理学思想不仅在国内广为传播,还流入日本、高丽等东亚地区,为延续中华文脉作出了重要贡献。宋以后,闽地以“理学之邦”、“海滨邹鲁”的盛誉,驰名海内外,杨时功不可没。

二,民间文学:杨时“程门立雪”典故

三明市第五批非遗项目。《三明市人民政府  明政文(2018)54号》 申报单位:将乐县文化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程门立雪”简介:

杨时(1053-1135)字中立,宋南剑州将乐县人。他世居将乐县城北郊龟山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优秀的政治家和伟大的教育家。“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教育史上,孔子和朱子是一脉相承的两座高峰。而宋代大儒杨时上承孔孟和“二程”儒学之正脉,下开闽脉,是连接这两座高峰的桥梁,为闽学及其思想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被后人尊称为 “程氏正宗”、“闽学鼻祖”、“道南第一人”。他的理学思想不仅在国内广为传播,还流入日本、高丽等东亚地区,为延续中华文脉作出了重要贡献。宋以后,闽地以“理学之邦”、“海滨邹鲁”的盛誉,驰名海内外,杨时功不可没。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典故家喻户晓。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至是,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那时,杨时已进入不惑之年,学有所成,其尊师敬贤尚能如此,可谓世人楷模。在杨时程门立雪的精神感召下,大批学者极力倡道东南,从学者千余人,其中名闻天下的学者不下20人,有不少学者在从政和倡道东南中颇有作为。由于杨时及其弟子极力发扬程门立雪精神,用心倡道,使理学中心逐渐由北至南,至朱熹时,步入巅峰。此后,他与同门学友游酢“程门立雪”的故事成为中国典故之一,也成为后人尊师敬贤、求知好学之典范,并录入《辞海》,传诵至今。

2011年8月15日,韩国大邱市李甲奎教授带领师生到将乐考察杨时文化时说:“我们是特地来寻韩国儒学文化之根的。”并留下了“韩国晚生,吾欲立雪”的感言。这充分反映了杨时“程门立雪”精神的对外影响力。

大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精神,发挥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