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与将乐蛟湖村

杨时与将乐蛟湖村

三明侨报网:网址:http://smqbw.cn 编辑:连传芳 作者:肖胜龙 来源: 时间:2019-02-28(注:本文作者萧胜龙为将乐县县委党校高级讲师,将乐杨时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将乐县南口乡蛟湖村是杨时第三子后裔的聚居地。“杨氏宗祠”至今保护完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蛟湖杨氏宗祠曾是红六师机关驻地,现为省级涉台文物保护单位。

杨时在《杨氏墓志铭》中写到:“陈涛子通将葬其母夫人,不远千里以书属予铭。子通,予之外兄弟也。吾母与其父皆居士选之子。居士,予昔为之传者,盖隐德君子也。其夫妇俱蚤世,吾母与其兄少孤,友爱异甚。其为人严恭俨恪,不忘嬉笑,静慎有父风。夫人尊事之,每顺适其意,无少忤者。比其亡,而予尚幼,夫人抚存之,视犹子也。今欲誌其墓,舍予谁共宜?乃叙而铭之……”(《杨时集》卷之十一“墓志二”)。

从杨时写的《杨氏墓志铭》可知,蛟湖村是杨时的抚幼之地。杨时的外公陈选是蛟湖村人,字舜举。读书崇尚气节,敦信崇义。他年青时,有朋友因病将逝,其子尚幼,把数镒白金委托给陈选保管。待朋友的儿子长大成人后,陈选便把白金全部移交给他,被人传为美谈。

杨时3岁时,生母陈氏年轻病逝。父亲杨殖把小杨时送到蛟湖村妻兄陈京家中生活一段时间。陈京夫妇视杨时为亲生儿子,加以悉心照料。至今在蛟湖还留下杨时幼年时的许多佳话。在大樟树林边,原有一栋数百年的老古屋,蛟湖人对这栋老屋非常敬重,因为它是杨时幼年生活处,老屋原有许多合柱木联,至1968年才完全塌毁。只留有天井,石板地基。直到杨时六岁那年,杨殖娶廖氏为继室,才带小杨时回家上学。

蛟湖村位于将乐县城南面20里的金溪河畔,范厝电站库区北岸,县城往南口、白莲等乡镇和古汀州地域古道的必经之地,也是闽江上游水路要道之一。唐代,蛟湖就设有渡船码头。有蛟湖八景:龙蟠白石、蛟卧清潭、浮洲烟雨、古渡沧波、太平夜月、新屹秋云、黄山雪霁、谢陇晴晖。“龙蟠白石”指的是蛟湖白石潭。蛟湖村前的金溪河中央,有一块大白石和山上的白石相对应。后来水中的白石因为建水库被淹在水底了。蛟龙八景更是令人向往。笔者曾多次到蛟湖,写过《蛟湖古渡》:“龙蟠白石瑞云环,过客匆匆自往还。棹桨渔歌惊白鹭,香樟夹岸柳丝闲。”

杨氏宗祠为清代坛庙式建筑,占地面积为1140平方米。门楼上牌匾“道南大儒”,讲的是杨时倡道东南,其所传承的理学和开创的闽学在儒界的重要地位。这块牌匾和后堂的“白石钟灵”牌匾在建祠堂的时候就有的了,解放后因历史原因被破坏,现在这个字是由杨时后人、老红军杨锡光先生所题写的。

杨时生前亲自编修了将乐杨氏第一部《弘农杨氏族谱》,制定杨时家训十条:一训父慈,二训子孝,三训臣忠,四训夫义,五训妇从,六训友恭,七训敬长,八训择友,九训睦族,十训和邻。八百多年来,蛟湖的杨时后裔继承祖训,日耕夜读,诗礼传家,簪缨续继,有许多佳话流传,曾出过多位进士、举人、贡生、孝廉,仅国学生太学生就有40名,连同文武庠生和钦赐大国宾,国宾、介宾、耆宾等冠带的名士共有160多人。2016年3月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播出《福建三明杨时: “程门立雪” 书香传家》专题片及相关资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35)。正所谓:“先人睿智有遗篇,美好家风代代传。处事立身为准则,熏陶默化涌甘泉。”

近年蛟湖村进行“蛟湖农耕文化园”项目建设,成为福建省首批森林村庄。河面上时有点点船影在浮动,在雾中穿梭。这是山东省的青岛和济南皮筏艇队员,慕名将乐深呼吸小城而来这里进行冬训的。每天有七八十人划皮艇荡漾在风景如画的金溪上,成了蛟湖村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

三明侨报地址:三明市列东中银大厦十七层 编辑部:0598-8241637 广告部:0598-8225078 传真:0598-8241637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