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_龟山先生_龟山公祠杨时_龟山先生_龟山公祠
  • 首页
  • 龟山公祠
  • 新闻动态
  • 杨时研究文集
    • 杨时事迹
    • 杨时研究荟萃
  • 杨氏宗亲
    • 杨时后裔
    • 蛟湖乡情
  • 弘农杨氏联谊会
  • 诗书画集
  • 影像集
    • 纪念杨时公诞辰965周年祭祀活动
    • 历史短剧《杨时》
    • 960周年特辑
  • 联系我们

红六师机关驻地旧址简介

2012年3月30日 1,745

蛟湖村杨氏宗祠,始建于清代(公元1717年),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由矮围墙连门亭、内空坪、中通道、下堂及廊庑、天井、上堂、后花台、护厝等组成。

1933年8月,红六师、红十九师、红二十一师、五军团十三师、兴国模范师、少共国际师、闽赣省军区等所属部队先后在将乐展开40多天的围城战斗。期间,红六师进驻蛟湖村,扼守交通咽喉要道。驻军机关就设在杨氏宗祠内,下设:作战指挥部、通讯室、宣传室、扩红筹款部、财政部、游击部等。在祠堂围墙及周边书写“扩大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六岁以上儿童参加儿童团”等宣传标语。红军组织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成立了蛟湖乡苏维埃政府及赤卫队,主席黄庭根,土地委员罗先水,分田委员杨明樟,宣传委员熊求发,游击队长杨胜顺。杨荣富等多名青年参加了红军队伍。

驻军的工作重点扼守渡口,保证红军队伍顺利通过金溪河。当时,红军发动群众将全村几百个米箩、谷斗装上石块沉于河床上做临时桥墩,上边铺设门板、竹筏形成便桥。最多的一次有几千名红军通过。1933年9月12日,闽赣军区司令员肖劲光电告朱德、周恩来称:马鸿兴部约有六七百敌人大约于十日到夏茂,企图增援将乐,死守县城,敌人可能绕道白莲、水口,在蛟湖渡河,企图打通将乐城西。红军已命令十八团派兵一连加强蛟湖渡口守卫,进驻蛟湖破坏道路,毁坏渡船,加强对水口黄潭的警戒。红军撤离蛟湖村时,特意留下一匹战马送给赤卫队。2010年,县人民政府拨专款对该旧址进行维修。

标签: 杨氏 · 红六师 · 蛟湖 · 驻地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25440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