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_龟山先生_龟山公祠杨时_龟山先生_龟山公祠
  • 首页
  • 龟山公祠
  • 新闻动态
  • 杨时研究文集
    • 杨时事迹
    • 杨时研究荟萃
  • 杨氏宗亲
    • 杨时后裔
    • 蛟湖乡情
  • 弘农杨氏联谊会
  • 诗书画集
  • 影像集
    • 纪念杨时公诞辰965周年祭祀活动
    • 历史短剧《杨时》
    • 960周年特辑
  • 联系我们

一位党校教师的杨时情结

2015年9月24日 1,115

一位党校教师的杨时情结

东南网1月2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陈亮 通讯员 余福 沙观球)

“杨时在浙江萧山当知县时,带领百姓筑湘湖修水利。如今,湘湖成了当地有名的景区。”在将乐县杨时纪念馆,县委党校高级讲师肖胜龙当起了我们的讲解员。

老肖今年54岁,母亲是杨时的后裔。他告诉记者,小时候到外婆家玩耍,时常听村里老人讲杨时的故事,勤奋好学、尊师重教的杨时,深深地打动了他。

参加工作后,肖胜龙四处收集有关杨时的资料。上世纪80年代初,老肖还是一名小学教师,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了解杨时,他把自己收集的故事整理成小册子,还把“程门立雪”的典故翻译成白话文,作为孩子们的课外读物。

“当年我翻译的这则故事,还登在三明日报上呢。”老肖说。

1992年,将乐县成立杨时研究会,老肖成为会员,开始系统研究杨时。“那时,我一有时间就往外地跑,无锡东林书院、登封嵩阳书院这些杨时留下足迹的重要地方,我都去过。”老肖说,因为没有专项经费,他在外只能住便宜的旅店,肚子饿就吃几个馒头,但每次外出有收获,心里很满足。

后来,肖胜龙调入县委党校。讲课之余,他对杨时的研究仍乐此不疲。学校开设了有关杨时文化的专题课,由老肖主讲。“杨时那种诚学穷理的精神,在当下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这几年,县里推出‘杨时文化进校园’活动,我每年要讲上十几场。”肖胜龙说。

近年来,肖胜龙主编或编辑了十几部有关杨时的书籍,独立完成多项研究课题,《闽学鼻祖杨时之评价》还被三明市委党校列为2013年精品课。

 

【东南教育网1月24日讯】

来源:福建教育厅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25440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