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名儒杨时

一、杨时家族源流

杨时家族的受姓始祖为山西的杨候伯侨。伯侨第二十六代孙、东汉太尉、关西夫子杨震的后裔以“弘农”为郡望,以杨震拒金的名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四知”为堂号。唐代,其后裔一支房派迁徙夔州(今四川省奉节一带)。五代时期,该房一支派迁徙江州湖口(今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南唐升元二年(938年),居此地的杨璋的儿子杨荣(字子江)登第戊戌科进士,被授闽将乐县司户参军。杨荣携家人到将乐任职期满一年时,适逢战乱又起,回乡受阻,就定居将乐县城北郊龟山,占籍将乐,他就是宋代名儒杨时的四世祖。此后,杨时的曾祖父杨胜达、祖父杨明、父亲杨埴皆居将乐县城北郊龟山,死后都葬在将乐县北龙池溪畔。杨荣和杨胜达葬距县北龟山16里(按古道计程)的永吉里东岭头路顶(今将乐县光明村辖地),杨明葬距县北龟山8里的永吉里金顶山(今光明乡永吉村坑头自然村辖地),杨埴葬紧连县北龟山的封山观排,1987年迁墓至将乐县上水南乌石山杨时墓右侧山腰。杨时于北宋皇祐二年(1053年)出生在将乐县城北郊龟山,于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在县北龟山旧居病逝,享年83岁。宋朝中书舍人兼侍讲、直学士、院史馆修撰、杨时的学生吕本中应杨时几个儿子的请求,撰写《杨龟山先生行状》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先生讳时,字中立,姓杨氏,世居南剑将乐县北之龟山。”杨时葬于将乐县城南乌石山腰。南宋咸淳六年,将乐知县黄去疾编订的《龟山先生文靖公年谱》也载:“公讳时,字中立,世居南剑州将乐县北之龟山。”元朝至正五年(1345年)编纂的《宋史》卷四百二十八《列传》第一百八十七“道学•程氏门人”中的“杨时传”载:“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县人。”1982年出版的《中国历代名人辞典》和四次重版的《辞海》均载:“杨时(1053-1135年),字中立,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据调查,各地绝大多数杨时后裔的谱牒(一百余部)对杨时出生地的记载与吕本中的记述一致。这表明,杨时出生在将乐县城北郊龟山是史实,不存在因明成化八年(1472年)将乐县划兴善(含龙湖村)、中和两都属新设立的归化县(今明溪县)而出现杨时出生地隶属关系发生变化的情况。杨时根本不是出生在将乐县南110里远的今明溪县龙湖村,说杨时为今明溪人违背史实。

杨时后裔迁徙面很广。据调查,杨时家族后裔迁徙中国大陆15个省(市、自治区)的122个县、市和香港、台湾8个县、市以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文莱、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

二、杨时生平事迹

杨时,于北宋皇祐二年(1053年)出生在闽将乐县城北郊龟山,字中立。因他家居龟山,后人称他为龟山先生。他自幼先后在将乐县蛟湖村、县城西街杨西旦办的私塾“西斋”和含云寺读书,天资聪惠,4岁会读诗经,八岁能作诗,15岁潜读经史,人称神童。宋熙宁九年(1076年),杨时登第徐铎榜进士。他相继任23个官职,官至工部侍郎 、龙图阁直学士。

杨时对宋代中国文化特别是理学的发展有突出贡献。宋元丰四年(1081年)和元祐八年(1093年),杨时先后拜程颢和程颐为师,成为程门理学四大弟子之一。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至绍圣三年(1096年),他为弄清张载《西铭》之理,曾两次写信向程颐请教。“二程”死后,他俩研究理学的遗稿散落在一些学者手中。杨时收集老师的遗稿,用一年多时间,整理、校正出《伊川易传》,并先后整理出《二程粹言》《明道先生文集》《伊川先生文集》《程氏经说》等书稿,使“二程”创立的洛学能够传播于世。在研究理学中,杨时有许多创新之处。他把“二程”的理本论与张载的气化说结合起来,创立了以本体论为基础的理气说。对孔子提出“理一分殊”这一古代哲学观点特别是“理一”与“分殊”的体用关系的阐述,有创造性的发挥。吸收程颢的“万物一体”论和程颐“遍求物理”观点的合理部分,提出“格物致知”说。在心性的修养方法上,侧重提出“静坐体认”观等。这些创新,丰富和发展了“二程”的洛学,为杨时的三传弟子朱熹创立的闽学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共引用32位学者的语录731条,其中引用杨时语录73条,仅次于引用程颢、程颐和尹焞的语录条数。《中国名人大辞典》载:“朱熹、张拭之学,其源皆出于时。”宋代以来的学者都尊杨时为“闽学鼻祖”。不仅如此,在“二程”的理学遭北宋朝廷查禁二十多年的逆境下,杨时通过办学、讲学和著书立说,把理学从洛阳南传到浙、闽、赣一带特别是客家聚居地。因此,倡导东南,洛学入闽,是杨时对理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又一重要表现。他的理学思想对高丽等国也有很大影响。

杨时不仅对理学的研究造旨很深,而且其道德精神备受赞颂。他有着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兵围攻汴京,各路勤王之师未至,战和之议不一。杨时上书,提出立统帅、肃军紀、谨号令、攘夷狄、排和议等项主张,并直斥三路统帅童贯弃军而逃,致使金兵长驱直入,中原大片土地丢失等误国之罪,建议罢黜投降派张邦昌,诛杀童贯,表现出非凡的见识和勇气。

这年二月,负责京都防务的主战派人物李纲被罢职,激起开封军民的极大愤慨。以太学生陈东为首的太学生及军民数万人自发到宣德门前上书长跪请愿。朝廷虑其鼓乱,准备镇压。杨时毅然挺身而出,为陈东等辩护,勸退诸生及军民,从而避免了一场大流血事件。此时,各路勤王兵马相继赶到,但钦宗皇帝一意求和,依金人条件,割让太原、中山、河间等镇。杨时上书,极论三镇不可弃,朝廷不可专守和议,宜召用种师道、刘光世问以方略。之后,又上疏乞诛拥重兵坐视太原危急而不救的姚古,但均未被采纳。李纲对杨时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才能有诗赞道:“儒林仪表,国家栋梁,风云翰墨,锦绣文章。”

在从政期间,杨时爱民忧民,廉洁为民,大力弘扬和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他任浏阳知县期间,该县发生大洪灾。杨时积极组织赈灾,并暂缓征收灾民的赋税,因此遭湖南漕使胡师文的弹劾,被罢免县令之职。在余杭县任知县时,杨时智斗当朝重臣蔡京,保住了南湖水不被分流,使一万多亩农田得以续灌。杨时到箫山县任知县,牵头筑建占地面积3万多亩的湘湖,使九乡13万多亩农田结束了久旱的历史。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杨时76岁,上章告老还乡。宋高宋皇帝准奏,按贯例赐官绢200疋、白银300两,颐养天年。杨婉言推辞说:“乞恩惠于八闽,山无米,地无租。”高宗皇帝被杨时忘我为民的精神所感动,下旨 “永为优免” 八闽赋税。杨时廉洁为官,他曾痛斥朝廷“花石纲”搜刮民脂民膏之风。他告老还乡时,两袖清风而归。

尊师重教,杨时堪称楷模。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他途经洛阳,拜程颐为师。一天午后,杨时与游酢一起去老师家请教,见程颐正在厅堂打瞌睡,不敢惊动,便静静地站在门廊下等候。这时,大雪纷飞,待程颐醒来时,门外积雪一尺多厚。从此,“程门立雪”列为中国典故,传为尊师佳话。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杨时任徐州司法。当他听到程颢病逝的恶耗,设灵位哭祭老师,并写信告诉同学这一消息。杨时从20岁开始,除从政外,就是讲学著书。他于宋政和元年(1111年)五月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并先后在此讲学多年。他还先后在将乐、延平、邵武等地讲学。他收的弟子一千余人,其中较出名的有王频、吕本中、关治、罗从彦、张九成、廖刚、萧 岂页、胡寅、胡宏、刘勉之等人。杨时遗著有《龟山文集》等。

杨时崇祖敬老,教育子女有方。他亲手编修了《弘农杨氏族谱》。对继母,他如生母一般孝敬。宋元丰八年(1085年)七月,杨时继母病逝。他辞去官职,星夜奔丧,在家守孝三年。杨时教育子女的方法是循循善诱,智育德育并重。在杨时的教育培养下,他一家三代就有10人荣登进士,这在中国历史上也不多见。

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二十日辰时,杨时病逝,享年83岁,十月二十三日,葬于将乐水南乌石山岗。这年,朝廷先后诰赠杨时为左太中大夫、太师,太中大夫,谥“文靖”。此后,杨时在儒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杨时被朝廷追封为“吴国公”。宋咸淳三年(1267年),度宗皇帝下旨在将乐县城北郊龟山杨时旧宅之右兴建“龟山书院”,赐御笔匾额。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太祖朱元璋敕将乐知县重修龟山书院。成化元年(1465年),朝廷敕延平龙山建“道南祠”,祭祀杨时,以罗从彦、李侗配享,称“南剑三贤”。弘治八年(1495年),朝廷追封杨时为“将乐伯”,从祀曲阜孔庙。万历十二年(1584年),朝廷敕将乐县令拨田55亩5分(后增至123亩)为供祀杨时的祭田,另拨30亩田作为县学宫春秋祭祀杨时费用的来源。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玄烨皇帝御笔题匾“程氏正宗”赐龟山书院。清代学者陈延统称杨时学问为“真大儒之学”“真有用之学”。

三、杨时文化遗迹

杨时旧宅 位于福建省将乐县城北郊龟山。明弘治四年《八闽通志》卷七十四《宫室》“延平府•将乐县”目、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志》卷四《地理志》“将乐县”目和明、清代《将乐县志》均载:“杨时宅在县北遵道坊。”清道光二十二年《大清一统志》(续修《四库全书》)第158册卷四三0“延平府•古迹”目也载:“杨时宅,在将乐县北门外。”现已毁。

星窟岭 位于将乐县城北郊路出岭(今名狮子山)。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将乐县”目载:“星窟岭,在龙池都路出险巅。下有落星穴,故名。”明崇祯二年《闽书》卷十八《方域志》之“将乐县”目载:“星窟岭,下有落星穴。《图经》:‘晋义熙中,有长星坠县北,忽成一穴,近杨氏故居。占者谓‘五百年后,当生大贤。’杨龟山先生寔应之。”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志》和明、清代《将乐县志》、《大清一统志》(续修《四库全书》)均有载此岭穴。1985年,这处落星穴被列为将乐县文物保护单位。

龟山书院 位于将乐县城北郊龟山。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礼部尚书冯梦得《奏立龟山书院疏》中写道:“今延平、晦庵皆有书院,独我龟山旧宅尚存,精庐未建,委为百年之阙典”、乞创书院于龟山旧宅之右。”度宗皇帝准奏,并御笔赐“龟山书院”匾额。咸淳四年十一月由将乐县令黄去疾主持兴建,次年仲春落成。此后,多次重建和修葺。元正统十四年(1449年),迁建于县城城隍庙之右,改名“道南书院”。明成化六年(1470年),迁回县城北郊龟山旧址重建,大门挂“龟山书院”额,仪门额为“道南祠”。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朝廷废旧书院,龟山书院被改为分巡公署。万历十二年,巡按御史杨四知奏请恢复龟山书院疏,皇帝下旨“准查复”。此后,又经修葺,清代后期毁。

含云寺 位于将乐县城西含云山谷,始建于前唐。北宋年间,此寺已有相当规模,成为闽江上游古刹之最。杨时年少时曾在这里读书。对此,杨时在《含云寺真祠遗像记》中载:“是时,予尚幼,方肄业为科举之文,挟策读书,穷日夜之力,为进取计,盖未知有亡羊之忧也。”后此寺几经重建和修葺。民国23年(1934年),寺院毁于火灾。民国27年,重建观音殿、地藏殿。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将乐县人民武装部迁建该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含云寺迁华山庙旧址重建,现有4殿屋和斋堂。

读书楼 位于将乐县城西含云山的含云寺左侧山坡。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杨时22岁那年,在此建读书楼,收弟子讲学。北宋元符三年,杨时48岁时,又在此楼讲学,作《此日不再得》示诸生。他在读书楼还作诗六首。清朝康熙年间曾任泰宁县教谕的萧正模撰有《杨龟山读书楼记》,文中记:“含云寺之左山,龟山先生读书楼故址也。”

资圣院 位于将乐县城北郊封山麓龟山书院之右。始建于南唐保大初年(943年),原名桥庵。后汉乾祐三年(950年)改名资圣院。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杨时从毗陵回将乐县北龟山家休假期间,应寺主持永璘僧的请求,写了《资圣院记》。此后,杨时和他女婿陈渊曾在此寺讲学《易解》,并为该寺题写卦名及训释爻象。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十月,建安后学章才邵到将乐县城北郊龟山拜杨时为师,曾住资圣院。明朝初年,资圣院并入封山的大施寺。

白云庵 原址将乐县孔子山的南面,即今将乐县三涧渡附近。北宋居士廖无隅父亲建,庵名取狄梁公“望云思亲”之意。杨时曾作《白云庵记》,盛赞无隅父之德。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重建,清代毁。民国时期迁建将乐县水南虎头山南面山凹,改名“白云寺”,后又毁。1984年,水南农民捐资重建,今香火盛。

求仁斋 位于将乐县城西山麓。北宋元祐三年(1089年)七月,杨时赴调自京师开封回乡,乡友黄谠(兵部侍郎黄伯固的父亲,进士,官至通奉大夫)请他为在西山建的学斋取名。隔几日,杨时随黄谠去察看此学斋,为此斋取名 “求仁斋”,并作《求仁斋记》。后将乐城关的黄氏在县城西街为黄谠建求仁斋而竖“求人坊”。民国初期,将乐县城西小学的校名沿用“求仁”两字,民国23年(1934年)并入古镛小学堂。

虎头岩庵 位于将乐县下水南金溪河畔的虎头山腰。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将乐县令吴侯请可淳僧建庵堂于虎头岩洞,雕刻均庆禅祖木像供奉,并建亭于岩股。落成时,应可淳僧的请求,杨时作《虎头岩记》。此后,这里成为将乐的游览景点之一。明朝杨叔京有诗赞道:“寺对清溪水绕关,冷然钟鼓翠微间。楼台无影日移岫,松桧有声风满山。猿啸石亭游客散,龙归云洞老僧闲。冷然一笑归来晚,独棹扁舟泛月还。”明至清代此庵几经重建和修葺。将乐解放初期尚存,后附近石灰厂在虎头山采石料,庵废。

杨道真君洞 位于将乐县城北郊封山麓。北宋元祐七年(1092年)四月,杨时在将乐县城北郊龟山旧宅为病逝的父亲杨埴守孝三年期间,与二、三堂弟到距县北龟山五里许的杨道真君洞游览,并作《杨道真君洞记》。

玉华洞 位于将乐县古镛镇梅花井村天阶山麓,是福建省最长最大的石灰岩溶洞,列全国“四大名洞”之一。南宋建炎四年(1134年),杨时与福建提刑司文提刑梁兼济(将乐蛟湖人)在将乐知县方异的陪同下,游览了玉华洞。接着,应方异的邀请,在玉华洞前洞口外的揖仙亭会饮。杨时题写了“玉华洞”额名,并作《游玉华洞》《与将乐令会饮揖仙亭》等二首诗。此后,方异令人将杨时手迹“玉华洞”三字和诗作《游玉华洞》仿刻于前洞口外的悬崖石壁上。现此诗摩崖石刻的字迹已不清,仅可看清“龟山梁兼济……游……绍……甲寅……十五日”等字和杨时题的“玉华洞”三字。西汉至清代,许多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到将乐游览玉华洞,写下数以千计的游记、诗赋和题词。如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于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到将乐,游玉华洞后写下《玉华洞游记》。1986年后,玉华洞景区逐步开发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杨荣墓 位于将乐县光明乡光明村龙池溪畔的东岭头(原名都岭头)路顶。杨荣是杨时四世祖,系该支杨氏的入闽始祖。后此墓多次整修,现完好。

杨胜达墓 葬于其父杨荣墓左前侧,现墓地尚存。

杨明墓 位于将乐县光明乡永吉村坑头自然村龙池溪畔的金顶山腰。后多次修葺,现此墓完好。

杨埴墓 葬于将乐县城北郊龙池溪畔的封山观排山腰处。1987年,因龙池村居民建设用地需要,杨桃芳等杨时后裔迁此墓于将乐县渡头村乌石山杨时墓左侧山腰,现完好。

杨时墓 位于将乐县水南镇渡头村乌石山腰。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三月十五日,杨时与诸友到水南乌石山勘选自己的墓地。此前,他几次路经乌石铺,曾作诗《重经乌石铺》。四月二十四日病逝,十月二十三日葬乌石山。明成化六年(1470年),都御史腾昭令檄分巡副使何乔新组织工匠重修此墓,复建神道坊及享亭。明弘治七年(1494年),在杨时墓左侧建厅堂3间、左右廊房和庖湢之所及围墙。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杨光绪出资重修此墓。1985年,此墓被确定为福建省和将乐县两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次年,福建省文化厅和将乐县人民政府拨款修葺墓地。墓前重砌32级台阶,与墓台相接,入口处重立石狮。台阶下建牌楼1座,牌楼前铺200多米长的河卵石步道,直通公路。1993 -1995年,由台湾杨清钦捐助,新建杨时陵园门楼和九曲桥。2008年,新建立雪亭和步道。

德星坊 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三《地理》“将乐县”目载:“德星坊,在县水南都。按宋志在北门外,为龟山杨时立。后因时墓在溪南,乃徙焉。”对此,明、清代《将乐县志》均有记载。

遵道坊 明弘治四年《八闽通志》卷十四《地理》“延平府•将乐县”目载:“遵道坊,在县治北门。”明、清代《延平府志》、《将乐县志》也记载:“遵道坊,在县北门外,为杨时载道而南。宋时建,元季毁。”

蛟湖杨氏祠堂 位于将乐县南口乡蛟湖村西侧,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为单层穿木结构,四周围墙。清康熙年间,由蛟湖杨时第二十世裔孙杨铉(庠生)、杨镇(太学生)、杨铨(进士)三兄弟牵头,蛟湖杨氏捐资,按将乐县城北郊龟山书院的建筑结构仿建的,原名永思堂。杨时4岁母亲病逝后,曾由蛟湖村他舅父陈京家抚养一段时间,杨时接受启蒙教育也始于蛟湖。杨时第三子杨遹撰写的《蛟湖斋记》中曰:“斯地,吾父读书处也。”1933年8月前后,中央红军红六师进驻蛟湖村,师机关驻地设在此祠堂。1987年,杨时二十三世孙、老红军杨锡光回将乐家乡时,到蛟湖拜谒杨氏祠堂,并为此祠堂题写“白石钟灵”“道南大儒”匾额。2010年,经整修,该祠堂焕然一新。2011年5月2日,蛟湖杨氏祠堂举行新雕刻的杨荣、杨埴夫妇、杨时夫妇石像揭像仪式。

祖教杨氏宗祠 位于将乐县黄潭镇祖教村西侧,明朝万历四十三年由杨极、杨桐、杨檀、杨梧四兄弟牵头修建。此祠为“二堂进水”式单层木架构围屋,分上、下厅和天井、两侧廊房及门楼等,占地面积735平方米。明崇祯十四年和清康熙十二年两次修葺。清乾隆年间至光绪二年,此祠两次毁于火灾,一次毁于水灾,皆重建。1933年9月,中央红军曾宿此祠,祖教村曾建立苏维埃政权。将乐解放后,此祠乃存。

四、杨时文集选录

先君行述

杨时

先君讳埴,南剑州将乐县人也,祖讳胜达,父讳明。

先君为人,质直而信厚。其遇事接物,初若不可忤,而胸中洞然,无含怒宿怨。其治家勤约有节,虽一介不妄以与人,亦不妄取人也。自皇祖而上,世为农家。至先君,始励其子以学。熙宁中,某以进士出身,而先君喜不形于言色。其后,虽屏居不仕殆十年,而先君亦莫之问也。及闻其从师友之贤,磨切以德义,则充然厌其欲。其恬于荣利而乐于义方如此,盖天性也。元祐五年(1090)十月戊戌,以疾终于家,享年六十有三。

先君娶陈氏,再娶廖氏,六年卒。有子二人:曰某,曰某。将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石龟山之阴。

呜呼!吾先君平生为善,惟日不足。不幸少不从宦学,不得与当世贤士大夫游,故隐行弗彰。而其嗣孤某幼不肖,惧然无以成亲之名,以昭示后世子孙,乃泣而书之,求铭于有道君子,藏诸幽宫,庶足为亡者之慰云。”

注:录自清杨缙廷刊订本《宋儒杨文靖公集》卷二十九(现收藏将乐县档案馆)。明代林熙春、李熙、沈晖和清代杨令闻、杨绳祖、张伯行等人刊本以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所刊的《杨龟山先生文集》皆收录此文。将乐县南口乡蛟湖村《杨氏族谱》,黄潭镇祖教村《杨氏族谱》,万安镇良坊村际上自然村《弘农杨氏族谱》等多部杨氏族谱收录此文。杨埴死后第二年即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杨时撰写此文。文中写“葬于石龟山之阴”,是指葬在将乐县北郊石龟山北面封山观排。

杨母朱氏墓志

杨时

杨母朱氏,世家延平。居士讳某之女。杨父先娶萧氏,夫人乃继室也。

夫人之归,曾大父已没,独曾大母犹存。其为人严惮,不妄戏笑,躬以勤俭,畜子孙有节,专静而无嗜好,人莫测其欲,以故左右给使,鲜有中其意者。夫人事之,常得其欢心。治家事,中外辑睦。

配杨父,无违德。其岁时奉祀,割牲省器,必亲临之,未尝妥委诸妇,终其身不懈。生子二人。二妇皆少亡,诸孙幼失所恃。夫人朝夕抚养,必知其燠寒疾痛,缀完缉敝,悉躬为之,比其成人,教以义方,故诸孙卒得所恃为成人,夫人之力也。

其天资柔静婉淑,事无小大,喜怒未尝见于色。居常好善,惟恐有弗及,故卒受天祉,以康宁寿考终其身。逮诸孙有妇,犹执女功不替。诸子孙或止之曰:‘为母而年八十,亦可以已矣,虽不躬为之,其忧无人乎?何自苦如是耶!’夫人从容言曰:‘为妇而执女功,乃其常也。汝何异哉?且吾虽老矣,使吾明衰而视昏,则虽欲为,可得乎?吾之所以不得已者,第吾力之所能胜耳,汝何怪耶?’其后子孙虽屡止之,其志终不可夺也。

杨父讳明,有子五人。曰某,曰某,夫人之出也。孙男六人:曰助,曰梦,曰时,曰度,曰州仆,曰二仆。曾孙三人:曰迪,曰迥,曰遹。女二人,皆幼。享年八十有三。熙宁十年(1077)某月某日以疾终。某年某月某日葬于白土之原。其仲孙时为之表而告其子孙曰:

而子而孙,实繁其伙。谁其育之?王母是妥。迨其成人,弃汝而归。寸草有心,敦报春晖?日往不复,形终此瘗。刻石墓左,以示来裔。

注:录自清杨缙廷刊本《宋儒杨文靖公集》卷三十。宋元丰八年(1085年),杨时祖母朱氏逝世,杨时撰此文。

 

杨道真君洞记

杨时

县城之北隅,封山之麓,有洞焉。闻之长老言,以为杨道真君之所居也。杨道真君于传记无传,而其洞于图经弗载,是非真伪,莫得而考也。

元祐五年(1090),岁大旱,乡人诣真君,祷雨辄应。予窃异之,欲往游焉而未暇。越二年壬申(1092)夏四月,因与二三昆弟蹑履担簦,翛然前往,行五里余,而颓崖断堑,荒翳险绝,初若不可投步。扪萝引蔓,仅能至其上,而呀然一室,如神刓鬼刻,其中窈然,莫能窥其远近也。洞之北户,有泉汪洋汗漫,意其能宅灵气而兴云雨者,有在兹乎?

予仿佛久之,喟然叹曰:今夫通邑大都,当舟与之会,达官显人,缨绂相属于其间。一有异境,则登览赋咏,朝出乎笔舌之端,而暮传四方矣。过情之文,雕绘百态,诡异而浮实者,十常六七,故闻风者每以未至为恨也。至于穷山绝俗僻陋之邦,缙绅游士之所不至,虽有瑰奇绝特之观,往往为幽潜之士遁世而弗耀者擅而有之。是人也,虽欲窥寻其声光且不可得,尚能显其所寓哉?

于戏!物之显晦,其不在人乎?虽然‘显晦者’诚在人也。而天地之美,隐秀含媚于荒丘榛莽之间,常自如也,夫岂有加损哉?然则斯洞之无闻,未足以槩吾心也。姑书其岁月,以为记。

注:录自清杨缙廷刊订的《宋儒杨文靖公集》卷二十四之九。北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杨时在家为其父杨埴守孝。当年四月的一天,他与堂弟去将乐县北封山麓探游杨道真君洞,回家后写下此文。杨道真君洞原名石门洞,因传说嵩杨真人炼丹于此,故改名。从此记中,可知该洞在“县城之北隅,封山之麓”,杨时等人从自己的住宅到此洞,“行五里余”,这说明杨时的旧居是在距杨道真君洞五里余的将乐县北龟山下。

资圣院记

杨时

将溪据闽之上游,地险而隘,以崇山大陵为郭郛,惊湍激流为沟池,鱼稻果蔬,与凡资身之具,无所仰而足。故五季之乱,人乐居焉。

负城之北有寺曰桥庵者,伪唐保大初僧师诘避地结茅之所也。乾祐三年,始以“资圣”名之,迄今百六十有六年矣。皇祐庚辰,僧无我东徙不百步,面东衢以便往来。未克完,而无我卒。更五十八年,无继之者。上漏旁穿,风雨弗庇。崇宁四年,始命僧永璘尸之,用日者之言,复其故址。既成,不远千里以书求文为记。

政和乙未,予还自毗陵。居数日,过其门,而寝庑殿宇皆完洁,无一不可喜者。又作弥陀、观音、势至像,而严饰之。望之睟然,金碧焜耀,乃喟然叹曰:“天下之事,废兴岂不以人哉?此有国有家者之所同也。”予去松揪十有四年始一归,而昔之蘖者今拱矣。牛羊斧斤相寻于其上,而折泄者不可胜计,闾巷亦萧然非昔日也,为之怆然不能自释者累日。独是寺焕燃一新,岂非居得其人哉?私自念丘墓之寄,舍此人其谁宜?故于其堂之西偏治一室焉,寘先人之遗像,以为岁时展省之地,而璘不予御也。异时松楸折泄之患,庶几其免乎?

甚矣夫,吾衰久矣!周流四方,欲营菟裘,而无易于整形之故丘者,岂特昔人乐居之哉?行当庇身先人之庐而归老焉。幅巾杖屦,徜徉龟山之阴,与田夫野老相从于此,枕石漱流,切自比于舞雩之下,将有日矣!

注:录自清杨缙廷刊订的《宋儒杨文靖公集》卷二十四之十八。此记文是杨时于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所作。资圣院坐落在将乐县城北郊,始建于前唐,原名桥庵。后汉乾祐三年(950年),改名“资圣”。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此寺已破烂不堪。永璘僧在旧址重建该寺,并千里寄书信请杨时为此院写记文。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杨时从毗陵回乡休假期间,为“资圣院”重建题记。文中说,杨时产生把祖坟托付给永璘僧代为管理的念头,并在寺院厅堂西侧设一偏堂,把祖宗的遗像置于其中,作为岁时祭拜的地方。由此证实,杨时四代直系祖宗的坟墓均在资圣院附近的龙池溪畔。从此文也可知,杨时旧宅就在资圣院附近。

含云寺真祠遗像记

杨时

师讳庆真,姓萧氏,顺兴大干人。年十四,弃家为浮屠。十九受具戒。游江西,得法于泐潭月禅师。已而遍参诸方,而后归老焉。建中靖国元年秋七月晦,晨兴,以偈示众,更衣坐逝。越翼日,用荼毗法,得五色舍利,以其骨葬于其寺之东南隅北庵之原,以所得舍利为塑像,奉事之。政和乙未,予适自毗陵归故丘,其徒惟觉诣予,求文为记。

予与真师游非一日矣。是时,予尚幼,方肄业为科举之文,挟策读书,穷日夜之力,为进取计,盖未知有亡羊之忧也。师每曳锡地堂下,释椎凿而议之数矣,予亦莫之省也。然见其神宇泰定,不以世累撄其心,虽未能尽知其所有,亦窃意其非凡僧也。比予年加渐长,知为学之方,听其言,考其所知,益信其贤,而予已出仕矣,始恨不得相从复如昔日也。

今其已矣!过其庐,升其堂,萧然无复有斯人也,怆然兴叹者久之。乃为之书。

注:录自清杨缙廷刊订的《宋儒杨文靖公集》卷二十四之十七。此文作于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萧庆真禅师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在含云寺坐逝。宋政和五年,杨时从毗陵回故乡,应萧庆真大师的徒弟惟觉的请求而记文。庆真禅师逝世10年,杨时还写过一首诗《含云晚归寄真师》,表达了作者对这位禅师的无限哀思。

杨龟山先生行状

吕本中

先生讳时,字中立,姓杨氏,世居南剑将乐县北之龟山。其先本蜀人,唐初徙居江州湖口,次居河南开封府顾释县。迨高祖子江公,以进士授镛州司户,因家于州,遂占籍此为地焉。曾祖胜达,豪迈不羁,生五子。其三子明,乃先生之祖也。明生埴,赠正议大夫。埴,先生父也。

先生八九岁能赋诗,人咸异之。弱冠时游于邵武学,有声,确然以道学自任。年二十三,膺太学荐,遂登徐铎榜进士第,授汀州司户参军。

哲宗即位,时天下翕然,共趋王氏之学。先生独斥其不知道,妄以私智曲说眩瞀学者耳目。

元祐间,任虔州司法。有疑狱,众所不决者,皆立断。与郡将议事,守正不屈。后历知浏阳、余杭、萧山三县,皆有惠政。民思不忘,俱为祠以祀焉。

先生安于州县,未尝达闻达,而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时丞相蔡京客张 ,言于京曰:“今天下多故,事至此必败,宜急引旧德老成置诸左右,庶几犹可及。”问其人,以先生对。京因荐之。会路君允迪使高丽,国王问:“龟山先生安在?”乃召为秘书郎。寻,上疏请复祖宗旧法,除熙宁以来新政;又乞燕、云之师守内地,以省转输之劳;募边民为弓弩手,以杀常胜军之势。徽宗首肯之,曰“卿所言,皆尧、舜之道,正孟子所谓‘我非尧、舜之道不敢陈于王前者也’。”即除迩英殿说书。

靖唐初,先生乞诛童贯以正典刑,乞罢阉寺防城。钦宗大喜,以为谏议大夫兼侍讲。会太学诸生留李丞相纲,吴公敏乞用先生以靖太学,复以先生兼国子祭酒。时极言蔡京罪愆,附王安石以图身利,乞追夺王爵,毁去享祀之像。乃罢祭酒,以徽猷阁待制致仕。

先生居谏垣九十日,主所论列,皆切于世道,而其大者,则辟王氏、排和议、论三镇不可弃云。

高宗即位,初以先生为工部侍郎。陛对,言:“圣贤之君,未有不以典学为务。”上然之,除兼侍讲。未几,以老疾求去。乃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

先生在东郡,所交皆天下士。后奉祠致仕,优游林泉,以著书讲学为事。东南学者推先生为“程氏正宗”。忽一日,以疾终于正寝,时绍兴乙卯四月二十四也。距其生皇祐癸巳十一月二十五日,春秋八十有三。以十月二十二日葬于邑之水南。

夫人余氏,有贤德。先生生五子:迪,登进士,任修职郎;迥,登进士,任承奉郎;遹、适,俱任监丞;造登进士,任宣教郎。女二:长适左迪功郎陈渊;次适右迪功郎李郁。孙八:云,已膺乡荐;航、崧、森,今游太学;岳与山,咸知读书立志焉。

先生天资仁厚,宽大能容物,人不见涯涘,不为崖异绝俗之行,以求世俗名誉。与人交,始终如一。性至孝。幼丧母,哀毁如成人,事继母尤谨。

熙宁中,举进士,得官,闻河南两程先生之道,即往从之学。初见明道先生于颍昌。比归,明道曰:“吾道南矣!”

是时,两先生从学者甚众。而先生独归,闲居累年,沉浸经书,推广师说,穷探力颐,务极旨趣,涵蓄广大,而不敢自恣也。其中粹然纯一,明性以知天,了然无疑。故发于外者,简易直大而无所不容。同时学者皆出其后,独谢公良佐、游公酢同时并驾,而推先生为有余也。本中尝闻于前辈长者,以为明道先生温然纯粹,终身无疾言遽色。先生实似之。自二程推明圣学,学者日广。然传之久,往往失旨趣,支离泛滥,和或至流,直或至讦。先生推己遇物,为之折衷,轻重先后,如鉴之照形,度之量物,无毫发差者。其知之明,习之熟,非外铄我然也。

有《中庸解》一卷,《论语解》十卷,《易解》若干卷,《礼记解》若干卷,《周礼解》若干卷,《书解》若干卷,《经筵讲义》若干卷,《春秋义》若干卷,《孟子义》若干卷,《较正伊川易》若干卷,《三经义辨》若干卷,《字说论》若干卷,《日录论》若干卷,《奏议》若干卷,《诗》若干卷,《杂文》若干卷。其余作述亦众,遭时扰攘,未尽出也。其言皆有功于圣人,而不负其师学。自崇宁、大观以后,先生名望益重。陈公瓘、邹公浩皆以师礼事先生,而胡公安国诸人实传其学,圣人之道为不坠也。然先生歉然,未尝自满。世之学者有志于善,睹先生所以事师交朋友,可以为法矣。

本中不肖,获从先生游甚久,虚往实归非一日也,而材质至下,不能有所发扬。今先生既没,其子属本中叙次本末,将求世之君子,论其大概,而铭诸墓,义不得辞也。

注:此文原载明沈晖刊本《龟山先生文靖杨公全集》卷首和明弘治宜兴刊本《龟山杨文靖公集》卷首。将乐县南口乡蛟湖《杨氏族谱》,黄潭镇祖教村、吴村等《杨氏族谱》,光明乡光明村、萧地村、葛布村前溪自然村等《杨氏族谱》,万全乡杏溪村《杨氏族谱》,明溪县瀚仙镇龙湖村《宏农杨氏房谱》,均收录此文。吕本中是杨时的学生,先后任宋中书舍人兼侍讲、直学士、院史馆编修。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杨时病逝,吕本中应杨时几个儿子的请求,撰写此行状。

别西斋诸友

杨时

浮云如积酥,凉飚劲弦疾。溶溶渺天末,飘忽易相失。悬弧四方志,匏系非予匹。平生结欢久,始愿膠投漆。别离伤素怀,此身任萍迹。

注:录自清自杨缙延刊订的《宋儒杨文靖公集》卷三十八。此诗是杨时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初次赴调时,辞别幼时在杨希旦西斋同窗学友之作。从这首诗,可看出杨时幼时在将乐县杨希旦西斋读书,并有一批同窗学友。

(龟山学子供稿)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