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龟山书院

将乐龟山书院

     龟山书院是将乐古代众多书院中的代表性书院。原址在将乐县城北门外,封山脚下,现古镛镇龙池社区龟山新村。杨时逝世后,南宋度宗咸淳二年(1266年),礼部尚书、将乐人冯梦得以“龟山先生载道而南,为师儒宗”的名义奏请朝廷建立龟山书院。

朝廷同意了冯梦得的奏请,南宋皇帝度宗赵禥还亲笔书写了“龟山书院”匾额,同时还下旨:要求延平郡和将乐县划拨田亩,以田租作为经费,供养到龟山书院来学习的士子,并优恤杨时的后裔。

将乐当时的知县黄去疾,奉旨选择在杨时故居旁一个名为“资圣院”的寺庙附近建立了龟山书院。咸淳三年十一月,开始动工,到第二年的仲春,书院建成。建有礼殿、立雪堂、讲堂、斋舍等。他亲自编辑了教材,经常利用政务稍闲的时候,到龟山书院去讲学。他还于咸淳庚午年(1270),编成《龟山先生文靖杨公年谱》。这是刊行于世的第一部杨时年谱。是研究杨时的重要资料。为了让人们方便到龟山书院学习、瞻仰,黄去疾同时还在县城到龟山书院的必经之路——龙池溪上修建了一座桥,取名叫“龟山桥”。从此,学习的士子、拜谒的人们在龟山桥上来往,诗书的诵读声和膜拜的香火青烟在龟山故居和龟山书院缭绕、飘荡,这情景被人称之为“龟山弦诵”,纳入将乐八景之中。此后,龟山书院兴废交替。

杨时(1053——1135),字中立,号龟山先生,卒谥文靖,福建将乐人。宋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和诗人。他“上接濂洛之传,下启罗(从彦)、李(侗)、考亭(朱熹)之绪”,把以周敦颐、程颢、程颐为代表的濂学和洛学,从北方引进到福建和我国南方,不仅为闽学的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开湖湘学、婺学等学派的先河,对我国文化重心南移以及闽文化的开发起了筚路蓝缕的作用,向被尊“程氏正宗”、“闽学鼻祖”。 “程门立雪”这一千古佳话为后人树立了尊师重道的典范。 “程门立雪”启迪着一代代的莘莘学子,勤学好问,笃志求道,学以修身,学以致用。“程门立雪”,它是将乐先民崇文重教的闪光点,也是后人弘扬杨时精神的一盏明灯。“诚学穷理、尊师重教、爱国怀乡、清廉为民”的杨时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后人。

杨时倡道东南,在福建的成果最为显著。一方面,杨时传扬了洛学,给福建带来了崭新的思想;另一方面,杨时本人也进行了很多思考,其研究学问的思想和方法直接影响了罗从彦、李侗、朱熹,这正是由洛学逐步向闽学过渡最终成为闽学思想体系的中间环节和渊源所在。可以说,没有杨时的东南传道和思想解放,便没有朱熹集理学之大成的可能性。从杨时到朱熹,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使中华民族主体文化儒学中断的道统得以延续,并且发扬光大。

龟山书院教育继承和薪传了杨时的学说与精神,在宋、元、明、清数朝。随杨时的身后地位不断提高而兴盛。其风气沿延至民国、至今,存而不息 。民国十八年(1929)四月,将乐县私立龟山初级中学创办。民国三十八年八月,将乐县私立龟山高级中学创办,校歌云:“龟山故里古镛州,海滨邹鲁理学源流。山明水秀风景清幽,巍峨学府金溪头。四方俊彦负笈共潜修,切磋磨琢,三育是求。建国始基,舍教学其奚由?愿吾辈己饥己溺,先忧后乐展鸿猷。伟矣哉!龟山高中,辉光闽北,万古千秋。”虽然时代已经发展,教学的内容与方式已经与旧书院的迥然有别,但从歌词中我们还可以看出:龟山高中的办学理念和对龟山书院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750年来,龟山书院作为将乐县一地的高等级学府,为国家和社会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知识人才。唐至清代将乐籍人士,出现2人登文武头榜、66人中进士、4人任尚书的人文盛况。龟山书院为理学的的发展(尤其是在我国东南和福建省的发展)、中华文化的发展都作出过重要的贡献。

“程门立雪”,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传为美谈的典故,是闽学鼻祖杨时留给后人的又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先贤的教诲,曾经激励过千万的将乐学子,也深深根植于将乐人民的心中。将乐县人民政府决定筹划以重建龟山书院、塑造杨时纪念铜像等为重点的杨时文化工程,作为思想文化教育基地,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文化需求,更好地为“海西”建设、祖国统一大业服务。让将乐的龟山书院重焕异彩,与无锡的东林书院比肩,南北辉映,谱写以杨时为代表的书院文化的新篇章。

 

福建省将乐杨时研究会

2014年12月10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