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锡山杨氏宗谱》卷四中载有杨廷鉴为该谱续修所撰的文章《重修家史略述》一文。
该文曰:“始祖龟山公,谥“文靖”,先世汉太尉伯起公之后裔也,故宏农之族特称望焉。龟山一脉虽由闽地而来,实出宏农氏。其公有孙名航者,通判常州,聿思乃祖,讲道郡城,不忍归闽,遂占籍梁谿(无锡别称。笔者注),而我族大兴。窃虑历世久远,杨氏子孙析处四方,徒知有祖而不知有族,知有族而不知有谱也。知有祖者必思道南一脉,独归于龟山,使后世子孙常肇基文学,克绍箕裘,端本祖先之遗范而不失于道学之正气;知有族者必思水源木本,独尚乎亲亲,使伯叔兄弟如坐春风,兴仁兴让,善承族之孝友而有慕于九世之同居;知有谱者必思昭穆世数,不越乎规矩,使亲疏远近咸正尊卑,推论同气之本源而大明乎真伪之利弊。今幸有宗彦、讳祖龄者,深念谱牒残亡,广搜旁集,盖有志乎阐扬祖德,鼓振宗风,续成家史,一举而三得焉。特请命于余。余信夫此任可讬也。历观杨氏,汉、唐与宋,累世宰相,传诸后裔,登科仕宦代不乏人,不有谱牒以遗子孙,何所见为世胄名家哉?考之欧苏,二公爰立宗法,并制谱图,足以光前而裕后。后人当思二君之图、之意,知祖宗所自来。复以“文靖”之诰敇、碑文、行状、传、赞,付之剞劂,令杨氏子孙瞻先人之像、读先人之谱,未有不兴仁孝之思而篤一本之亲也。谨述 龟山公十八世孙廷鉴拜手识”
该文作者杨廷鉴为何许人也?
据有关资料:杨廷鉴,(1603-1665) 字冰如,号静山,江苏省武进市前黄人。明崇祯庚午(1630)中举,崇祯十六年(1643)殿试状元,授翰林院编修。著有《东皋草堂集》20卷及《群书通解》等。他“自幼习勤苦,不好鲜衣纨绮”,1630年参加乡试,这时杨廷鉴已以才品为常州公认第一,声名日噪。他跟随著名政治家、礼部尚书孙慎行和副都御史张清惠学习经史,刻苦钻研,尤以树立品节敦励廉耻为第一义,1642年杨廷鉴北上参加会试,正值张清惠特召入京,于是师生乘船并进,张对杨说“科名君自有之,吾辈相期更有远大于此者”。1643年是明朝的最后一次会试,相传杨赴京时绕道河南拜谒父亲的好友、理学名家孙奇峰,遇到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于是被迫留在军中为农民军写“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均田免粮”等标语。后来杨廷鉴寻机脱身。8月参加廷试,杨廷鉴在太和殿回答皇帝提问时有“取士先品行,而后文辞,用人贵朴诚而贱浮,竞论邪正,不论门户……”崇祯帝深加叹赏,亲擢第一,授翰林院修撰。1644年3月,李自成农民军进入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相传李自成不信任明朝降官,欲用1643年会试中式的年轻进士,杨廷鉴作为状元当然为李自成所重视。明亡后,杨廷鉴葡匐三千里,艰险备尝,九死一生,屏息乡居。1646年,清廷特召杨廷鉴入京为官,杨引疾不赴。1650年,洪承畴推荐杨廷鉴为官,杨以母忧未满推辞。1652年顺治皇帝每见内院及待从大臣或杨廷鉴的常州籍同乡、同年反复询问杨廷鉴的病情,欲请杨出山为官。这时杨廷鉴的儿子大鲲在翰林院供职,顺治帝向杨大鲲了解其父的病情,再次请杨廷鉴出任清朝官职,杨廷鉴以病推托,拒绝出山,这时杨已厌薄功名。杨廷鉴在常州闲居养病期间为常州做了许多兴利除弊的好事。明末清初鼎革时期,由于战争的破坏,常州府学、县学停办,学舍颓废,杨廷鉴发起募捐,将常州府学、县学修缮一新,使学生能正常入学。1661年常州大旱,饥民饿莩盈路,杨廷鉴提议知府设立粥厂多处,城市设在寺院空地,乡村设于里社公所,他还亲自指授救灾民的方法,以防拥挤脱漏,以1662年春至夏共150天,“自城迄乡凡70里,救活灾民不可胜计”,杨廷鉴轻财好施,乐善不倦,他在常州民间有很好的口碑,在京的常州籍官员赞诵他,以为活佛度世,称他为山中宰相,杨廷鉴为此已“殚精耗神,筋疲力竭,不可复支”。1665年正月28日,杨廷鉴不幸病逝,享年62岁。据家谱记载,杨廷鉴捐馆(去世)之日,常州城“里巷息舂,一郡罢市,儿童妇女野哭巷祭,即舟帆过武进莫不太息坠泪”。
杨廷鉴是明朝最后一次科考状元。就在他中状元的第二年: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皇帝朱由检在李自成攻破北京时,在煤山自缢。
到清朝乾隆七年(1742),杨廷鉴的曾孙杨述曾科考又大捷,举一甲二名进士,即“榜眼”。此时离其曾祖父中状元的时间为99年,百年之中,太祖曾孙将状元、榜眼尽入囊中,后世传为佳话。
杨述曾(1698—1767)字二思,号企山,江苏武进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七年,卒于高宗乾隆三十二年,享年七十岁。其出身诗书礼仪之家。明朝崇祯十六年癸未状元杨廷鉴是杨述曾祖父。翰林院侍讲学士杨椿是杨述曾的父亲。杨述曾从小聪慧,9岁,已经《五经》成诵。年少就禀承家学,长成后,尤其对历代史学群籍,精心贯穿,把握要点而且知识广博。起初,他的父亲在史局,正编纂《明史纲目三编》,他参预起草。方苞见到杨述曾,捉着他的胳膊称其为“史才”。于是,杨述曾的史才声誉,名声大起。雍正十三年杨述曾参加乙卯科顺天乡试,中举人,在户部侍郎上任职。杨述曾在乾隆元年再举丙辰博学鸿词科。由于他名声在外,经官员特别推荐,在乾隆二年入国史馆。后经议叙,候补知县。乾隆七年,参加壬戌科会试中式,后入呈殿试,廷对时,乾隆帝策问耗羡,杨述曾议论独到而完备。钦赐榜眼,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九年,大考翰林院詹事府诸臣,杨述曾名列一等第三,依例晋升翰林院侍读。同年,他与翰林院群臣一起应御制音韵,参与赋诗。乾隆十年,杨述曾以编修出任会试同考官。乾隆十一年,他为克服科举之弊上奏章,乾隆帝听从他的奏议。杨述曾在翰林院期间,曾四次典考乡试。杨述曾纂修《御批通鉴辑览》。乾隆三十二年,正在他缮写的《御批通鉴辑览》稿本脱手完成、进呈御览时,因病卒于任上。获赏四品职衔。著有《南圃文稿》二十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从杨廷鉴在所撰的《重修家史略述》中,他自称是“龟山公十八世孙”和追述其先祖杨航“通判常州,聿思乃祖,讲道郡城,不忍归闽,遂占籍梁谿(无锡)”的记述来看,杨廷鉴应为杨时裔孙。
查杨时世系相关族谱,杨时世系江苏无锡的始迁祖杨航是杨时第二子杨迵的独子。族谱中载有南宋吏部侍郎、右文殿修撰张栻为杨航撰写的墓志铭,铭文中记述说:“先是,文靖公(杨时谥文靖,笔者注)于政和初尝讲学于锡,为寓公前后十八载。有讲舍,在城东弓河之上,地名东林。至是公(杨航)念东林片席,为家学渊源之地,不忍弃去,遂卜居于锡之垂庆里双板桥。”杨廷鉴所记述的与此没有什么差异。
杨时(龟山)曾在毗陵(今常州、无锡一带)讲学和居住十有八载。
杨航生有三子:杨胄、杨珵、杨璁。其后裔子孙以无锡为中心逐渐向江苏全省迁衍,常州市属各市、县是杨时后裔聚居之地。
据《锡山杨氏宗谱》记载:杨廷鉴父亲杨启谟,曾任贵州布政使司参政。生有四子,杨廷鉴为长子。杨廷鉴生有二子:杨大鲲、杨大鹤。
杨大鹤字九皋,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任翰林院编修、皇太子讲官等。著有《春秋属辞比事》、《史汉注辨误》、《雪野轩诗稿》、《茶山文集》等。杨大鹤生有七子,三子为杨椿。
杨椿(1676-1753)字农先,江苏武进人。生于清圣祖康熙十五年,卒于高宗乾隆十八年,年七十八岁。幼颖异,弱冠工古文词。康熙五十七年(1718)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分修《政治典要》。雍正初,充《明史》及《一统志》、《国史》三馆纂修官。历擢侍读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兼修《三朝实录》。又与修《宪皇帝录》。乾隆二年,(1737)以原官致仕。家居二载,特召修《明监纲目》。前后居馆局二十余年,校理精密,为三馆所推重。晚年,留京就养,犹日研诸经不辍。椿所为古文,李绂、方苞皆极推服。著有《孟邻堂集》二十六卷,别集六卷,又有《周易尚书定本》、《诗经释辨》、《春秋类考》、《周礼订疑》、《稽古录》、《水经注广释》、《古今类纂》及《毗陵科第谱牒》等。杨椿生有三子,杨述曾为长子。
杨廷鉴及其后裔文人辈出,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例举。
北风先生提供资料,特此鸣谢!
( 作者:曾学榕,将乐县志办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