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与东林书院

杨时是我国北宋末年一位知名的理学家。他对宋代理学南传作出了举世公认的突出贡献,对推动我国理学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史·杨时传》中指出,“时浮沉州县四

十有七年。”也就是说,在他八十三年的人生历程中,用了长达近五十年的时间来孜孜从事理学的研究与传播,而且身受真传,造诣尤深,功绩卓著,泽被后人。这种不求闻达,安贫乐道,长期坚持不懈,将毕生精力、时间、聪明才智,竭诚奉献给理学研究和文教事业的高尚品德与精神,是十分令人钦佩景仰的。

杨时在我国东南各地“四十有七年”的讲学生涯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时间是在无锡东林书院度过的。东林书院是杨时长期讲学活动场所,是北宋理学南传的重要阵地和江南地区

学术活动中心。书院规模虽不大,但这一席之地,兴而复废,废而复兴,时代更替,屡经沧桑。而理学一脉,历代相传,不绝如缕,一直延及后世。至今,已有880余年的历史。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杨时居此讲学的缘故。东林书院自创建以来,它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长时期内其理学思想一直在熠熠生辉。

东林书院是宋室尚未南迁之前由杨时亲自创建的,而且它的功能与作用主要就是用来讲学,是杨时理学思想已臻纯熟而首先在江南地区进行广泛传播的场所。因此,它在宋代理学南传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应低估。南宋由朱熹集大成者的“闽学”体系,是我国哲学思想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是由杨时南传后,经过长期量的积累与深化,并不断汲取前人思想精华而形成的。它是宋代理学思想的一座丰碑。应该说,开始建造这一丰碑者是杨时,完成者是朱熹。而东林书院是首先奠定这一历史丰碑的像前代学者所说的“理学圣土”之一。

东林书院的命名是与杨时直接有关的。关于“东林”的由来涵义,明清以降,在无锡本地历来持有二说。一说东林为无锡城东一处地名,书院因地得名。但我们长期查无确据,且与史无征,不足为凭。另一种说法,指出东林名称由来与杨时游江西庐山东林寺有关。清刊本《东林书院志》卷2l《东林轶事》云:“杨龟山先生东林道上闲步诗有。寂寞莲塘七百秋’之句。盖咏庐山东林。先生或爱庐山东林之胜,而移以名吾邑讲学处,亦未可知。”前人虽以存疑方式录此备考,并未确论,我们认为此说理由较为充分。因杨时确曾游过庐山东林寺,并作有《东林道上闲步》一诗,而且东林名称出现在无锡也是从宋代开始的。因而是较为可信的。

杨时学成南归,首先到常州无锡东林书院讲学,其主要原因,是与当时常州邹道乡及长期生活在无锡的宋代宰相李纲有直接关系。邹道乡(1060-1111),名浩,字志完,宋常州晋陵(今常州)人。元丰进士,曾官右正言,进中书台人,迁吏、兵部侍郎.做过江宁、越州、杭州知府。曾因立后事直谏屡被贬谪,与杨时极为友善。李纲(1083-1140),字伯纪,登政和进士,其先乃福建邵武人,其祖赓徒居无锡,故自号“染溪漫叟”,“敢言著称,与杨时政见一致,同为当时朝内主战抗金名臣。关于杨时来常州无锡的原因,清康熙年间著名词人无锡顾贞观所修《顾端文公(宪成)年谱》卷3中亦有记述,文曰:“(无)锡故有东林书院,宋杨龟山先生所居。杨先生令萧山,归依邹忠公志完(浩)于毗陵(常州)。忠公(邹浩)寻卒,依李忠定公伯纪(纲)于梁溪(无锡)……往来毗陵梁溪间,栖止东林,阐伊洛之学。”

另外,杨时到常州无锡讲学,还有其他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北宋时期,常州、无锡等江南地区,物饶民丰,人文兴盛。不少人钦慕二程之学,有的直接前往师事之。有的或师事于杨时。如:

胡珵,字德辉,晋陵(常州)人,登宣和第,尝受学于龟山。

俞樗,字子才,祥符人,“后复自桐庐徙无锡,遂家焉”。少慕伊川之学,从杨时游,登进士第。

唐棣,字彦思,宜兴人,政和进士。初见伊川问学,“伊川曰:‘入德之门无如《大学》。’”

周恭先,字伯温,晋陵(常州)人。初见伊川,问颜子如何学。

“周孚先,字伯忱,晋陵(常州)人。偕弟恭先往从伊川学,与龟山相友善。伊川每谓孚先兄弟,气质纯明,可与人道。在门凡十七年。……(后)闻伊川讣,复驰至洛阳。归而为城东书院,以祀二程。生徒自远至者众。又于城西创书院。孚先主教于东,恭先主教于西。杨龟山先生至郡(常州),遂以城西书院馆焉。谓诸生日:‘先生(指杨时)实去予兄弟百倍,此真尔师也’。”(见康熙《常州府志》卷22)

从以上诸人情况看,当时常州府一带,理学思想比较活咸淳四年(1268),距杨时卒(1135年)后相隔百年左右。当有所本。“十八年”的起讫时间,据《东林书院志》卷21指出:“政和元年,杨龟山先生五十九岁,三月四日,初寓毗陵(常州)之龟巢巷。四年十一月,遂徙居毗陵。至建炎三年,先生年七十六岁,乃自毗陵还南剑之将乐,前后共留十有八载。有讲台在锡邑城东隅弓河之上,地名东林。”此条记述,原注“见于龟山年谱”。经核《杨龟山先生集》及其内所附《杨龟山先生年谱》,并参阅宋邹浩《道乡文集》,杨时于政和元年(1111)春,因挚友邹浩病重,特前来常州探视,至时邹浩已处弥留之际,三月九日邹浩即病逝。这是杨时到常州的开始时间,建炎三年(1129)初夏,他返回将乐故里。虽在常州无锡前后时间大致推逄有18年,但在此期间杨时还曾返回故里将乐,去过浙江萧山,还应高宗之召赶赴“行在”任事。并在泗洲(今属淮阴)停留一段时间。这都有稽可查,并占去他一部分时间。说杨时在东林书院讲学前后为“十八年”,似为溢美之言。但杨时在东林书院讲学总共计有十多年时间,这是确定无疑的。

杨时在东林书院长期讲学,其弟子门人亦遍布江南各地,其中知名者不在少数。明欧阳东风所辑《晋陵先贤传》云“先生(杨时)以程门高弟倡道东南,所最相友善,则有邹道乡、周伯忱兄弟。故居毗陵最久,成就独多。一传而得邹德久、俞予才,再传而得尤延之(袤),三传而得李元德、蒋良贵。迄今绍延学脉,代不乏人,先生之功夫矣。”

俞子才即俞樗,前已提及。

尤延之,即尤袤,无锡人。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曾官国史院编修,迁著作郎兼太子侍读,礼部尚书等。他是我国南宋著名诗人和藏书家。其诗坛成就,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齐名,被称为“南宋四大家”。

李元德,即李祥,无锡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曾出为钱塘主簿,调濠州录事参军,迁国子司业、祭酒,除直龙圈阁。因谏争出众,被宋孝宗誉为“吾争臣也”。

蒋良贵,名重珍,无锡人。嘉定十六年(1223)进士第一,历官秘书省正字、校字郎、秘书郎、崇政殿说书、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知安吉州等。以直谏著称。

以上四人,都是“道南系”嫡传人门弟子。他们在朝有直声,在地方有惠政,对社会学人奖掖尤多。他们是宋代无锡地方名儒。故去世后,均人祀无锡乡贤柯即道南祠,作为配祀杨时的主要代表。这是由他们的理学师承与学术地位所决定的。

东林书院重修亦与杨时密切相关。

东林书院由宋入元,其地渐废,部分遗址沦为僧区,成为东林庵属地。到明代中叶,由于当时王阳明“心学”思想冲击整个思想界,导致学风空泛.认识混乱,社会弊端迭出。作为传统儒学的继承者们,他们极力想修正“王学”,继承发扬程朱理学良好传统,提倡“躬行力践”,以拨正人们的社会思想认识。明

代无锡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就是当时全国这一思想主张的集中代表人物。他们一生积极宣传研究理学,到各地游历讲学,积极提倡程朱正学,反对“心学”和其他伪学。由于东林书院为杨时讲学之地,为了“绍明往哲,肩迪后学”,所以顾宪成等人极力主张要求重兴修复它,作为继承宣传理学的重要阵地。顾宪成在给官府的《请复东林书院公启》中说:“宋龟山杨先生,受业两程夫子,载道而南,一时学者翕然从之,尊为正宗。考锡乘,先生常(尝)讲学是邑十有八年,建有东林书院,岁久旁落为东林庵,而书院废矣。距今五百余年,俯仰顾盼,莫不喟然叹息。某等僭不自量,欲相与共图兴复。然念祠堂以崇先哲之懿范,则道脉系焉。书院以广友朋之丽择,则学脉系焉。所关重大”。并说:“先生(杨时)之道,其源远矣,其流长矣。及门之乐育既多,过化之余风未泯。而今而往,有能绍述遗训,如当年之在东林。……无坠道南之一线者乎!”(见《东林书院志》卷17)很显然,顾宪成等人重修东林书院目的,就是要绍述杨时所传的“道脉”,“学脉”思想,以便表彰正学,振起来学。顾宪成、高攀龙等人以后在东林书院聚众讲学,他们公开标榜程朱理学,提倡实学,关心国事,廉洁奉公,主张革除朝野积弊,改革朝敢,对当时的社会思想起到拨乱反正的重大推动作用,在全国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因而被称为“东林学派”东林学派是程朱理学思想继承发展的结果,也是明代社会思想和江南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从理学发展的关系上看,可以说,没有杨时,就不会有东林书院,当然就更不会有后来的东林学派和东林党。

东林书院祭祀杨时活动。

无锡是杨时长期讲学活动的地方,这里祭祀杨时时间较早。《东林书院志》卷15内清严彀所作的《重修道南祠记》曰:“盖先生(指杨时)当时不遽归南剑,而久乐育于兹土者,自宋政和间始也。其在郡邑(指常州、无锡)继祠先生者,自宋绍定、淳祐间始也。”绍定、淳祐均为南宋理宗年号,就是在杨时去世后五、六十年间,无锡即在杨时讲学东林书院旧址上建杨时祠堂以祭祀纪念他。这是无锡地方志有明确记载最早祭祀杨时之始。

明代万历三十年(1604),顾宪成等人除了重建书院讲坛、学舍外,还请用官资参照官学“左庙右学”的形制,在书院内东偏重建丁杨龟山先生祠,亦即道南祠,以纪念其先辈大师杨时。该祠内“设几案五,中奉杨龟山先生神位,左右四龛奉宋元明及本朝诸贤之位”。其中,宋代无锡俞樗、尤裘、李祥、蒋重珍四人,均配享其中,以后尚有陆续人祀者,计约八十余人。本地及全国各地名儒均有。明代东林书院凡举行会讲,根据顾宪成亲自审定的《东林会约仪式》规定.开讲前首先要向孔子“圣像”“行四拜礼,随至道南祠,札亦如之。”当时书院内各郡各县各地学者来宾都是身着礼服,像尊敬孔子一样,要向杨时神像恭恭敬敬“行四拜礼”,然后才人讲堂讲学。内容大率说四书章句,此外有问则问,有商量则商量。一天讲事完毕,仍需至圣像前及道南祠肃揖后,方可退场。足见明代学者对杨时的尊崇态度与虔诚之情。这是东林书院平常会讲长期祭祀杨时的传统方式。

顺应指出,以往道南祠不单是无锡地区杨时专祠,也是无锡地方官府确定的乡贤祠之一。凡对儒学有造诣或有显著贡献作为者,均例行入祀其中。历明清几百年间,无锡地方官府会同并界同仁,春秋按时举行公祭。公祭时,除有一整套祭典礼仪外,其中《歌仪》规定的内容,就是杨时《东林道上闲步》诗中一段。其具体形式做法是:“蒙学习礼者,充歌生。每歌,鱼贯升堂,齐立,对圣像一揖。择年长声亮一人为倡,每句倡者先歌一声,众生齐和一声。”于是,在浓荫掩映的古朴幽静书院内,响起了整齐悦耳的“寂寞莲塘七百秋,溪云庭月两悠悠。我来欲问林间道,万叠松声自唱酬”的琅琅歌声。院内经常四方学人云集,济济一堂,互相切磋发明,盛况空前,充满勃勃生机杨时如在天有知,知道后人如此敬重他,并在光大他的爱国忧民的思想事业,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明代东林书院内还建有高大耸立的石牌坊。石坊北面的坊额上镌有“洛闻中枢”四个楷书大字,现今书院内还遗有前代留下的砖雕门额“洛闽中枢”四字,嵌置在书院仪门后门之上。这都是为了表彰颂扬杨时对理学的贡献而经心设计制作的。它既标明明代东林学派的思想体系,也是后人充分肯定杨时对理学南传所起重要作用的历史见证。

有清一代,东林书院一直讲学不辍,并一依明代往例,在道南祠祭祀杨时。而且到康熙年间,在书院内还增建了纪念杨时的新的建筑再得草庐,作为授徒讲学的学斋之一。关于草庐取名“再得”的涵义,清严彀撰《再得草庐记》中指出:”日再得草庐,盖咏文靖此日不冉得之涛而兴起者,予惟废而后复,故其他为再得”。(见《东林书院志》卷15)简要说,取名“再得草庐”有二层意思:一是取杨时所作五言《勉学歌》一诗首句“此日不再得”之意,勉励学人“术业贵及时”,要“共惜此日光”,强调要苦志读书,以图自强。二是取东林书院遭明末珰祸被强令拆毁,不久,崇桢朝又下旨修复,是为“再得”之地口此慰学人珍惜这一名胜遗址,不断修业进德,以便有益社会地方。

因东林书院名闻遐迩,明清以来,历代学者闻人络绎前往瞻仰,并撰有大量歌颂东林,赞扬杨时功绩的诗作及题匾楹联等。其中杨时祠堂大门榜曰“道南祠”,左右联曰:“伊洛渊源旧,梁溪俎豆新。”道南祠前堂内有题匾四块,内容为:“理学宗传。继往开来。正学津梁。道在是矣。”有柱联四副,内容为:“道启东南一代师儒光俎豆,学宗洛闽四方贤哲共蒸尝。道衍二程无异学,理学一贯有真传。道幸南来溯本本原原洛水薪传延一线,恩由北至看承承继继锡山俎豆永千秋。伊洛道统自北而南先生实承前启后,洙泗心传有一无二诸贤复尊闻行知,”享堂内有题匾五,曰:“洛闽中枢。辅翼孔庭。醇儒亮节。伊洛正宗。吾道前津。”有柱联二副,曰:“持正论辟新经独尊道统如日月之中天,述粹言续绝学递启儒宗若江河之行地。载道而南揭理一分殊之旨十八年春风化雨,奉神以祀革仁至义尽之儒两三朝威风祥麟。”

以上这些匾联佳句,用极简练概括语言,将杨时对理学传播的丰功伟绩都十分贴切又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来,读来令人回味无穷,肃然起敬,同时倍感杨时思想对后代影响之深。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哲学家、思想家。杨时理学思想值得深人研究、发掘,继承其优良传统,以便促进今天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对于杨时这样一位对社会作出重要历史贡献的杰出学者,人们肯定他,称颂他,应是当之无愧的。

东林书院由杨时创建,到明代,这里成为“东林学派”的发源地。从宋代到清末,它是传播理学思想的重要讲所。它不光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处重要纪念地,也是今天进行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文化遗址。清代人曾作诗称赞东林书院曰:“一线东林是孔林,海天声气水云深。晨钟隐隐荒烟里,唤起千年学士心。”(见《东林书院志》卷18)杨时是明代东林学者,所以要着力宣讲传授理学,他们有一个共同愿望:就是齐家治国,兴教育人。希望国家强固,社会安定,民众殷实。儒家学术中所包含的这一核心指导思想,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被继承并逐步发展。至今.它仍在启迪、唤起、鼓励中华民族千千万万海内外学人和有识之士,为祖国富强,民族兴旺大业,而奋斗不息。

本文作者系江苏无锡东林书院副研究员

发表回复